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华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是学校真正主人

2013-04-01 15:32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新华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是学校真正主人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5月28日电)2012年5月初,先后拒绝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张昊帆最终选择拿全额奖学金赴加拿大滑铁卢...

 

新华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是学校真正主人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5月28日电)2012年5月初,先后拒绝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张昊帆最终选择拿全额奖学金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继续深造。没有人能想象到这位出类拔萃的西浦毕业生在高中时曾经是班级里的倒数第一,连张昊帆本人也感慨自己在西浦完成了华丽的人生转变。

让学生追寻自己的兴趣

       回顾四年大学生活,张昊帆认为自己能够如愿选择计算机专业是成功的首要原因。作为西浦学生,张昊帆在专业选择上拥有的空间让在他其他大学学习的同学吃惊和艳羡。2010年起,在前期试点探索的基础上,西浦全面实施按大类招生政策,当年招生的19个专业根据填报热度和专业属性被划分为理学类、工学类、管理类及建筑类、金融会计类等4个大类,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选大类,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再确定最终的专业选择,同一大类里所有专业可以任选,满足一定条件还能跨大类调整。

       这个政策意味着,如果学生成功选报了工学大类,大学一年级他将有一年的时间了解和熟悉大学生活与专业情况,审视人生志趣,大一结束时可以在通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6个大类内专业中任选1个作为自己的本科专业,如果对本大类中的这6个专业仍不满意,只要达到规定条件他还有机会选择其他大类中的任一个专业,比如建筑学或会计学,他甚至还有可能去学习英语之类的文科专业。

       张昊帆坦言“如果不学计算机,成绩肯定比现在差很多”,回顾学习经历,他总结自己“中学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但大学成绩就一直很好”,因为“看不喜欢的东西一般没有动力,为了考试很难真的学好。但是有兴趣的话,是真的乐意花时间钻研,真的愿意把专业学好”。张昊帆所学专业的上一届20多个毕业生中,10人是从其他专业转入的,而这10个人中最后有人被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也有人被计算机专业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录取,还有同学成功入职国内大型门户网站,普遍优秀。

       在大一专业调整申请开始前,西浦会安排至少一周时间让专业院系进行宣讲、提供咨询,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西浦最为热闹的季节之一,每个院系都会精心设计专业介绍材料,精心组织宣讲力量,策划多样的宣讲活动吸引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学生成了真正的香饽饽。根据刚刚统计的大一学生初次专业调整结果,2011级2200名学生中共有500余人申请跨大类调整专业,成功率在25%左右,加上大类内部专业的自由选择,大部分同学将实现自己的专业夙愿。西浦教务办公室朱传辉主任认为类似过程在中国其他大学不可复制,因为如果在教师招聘、学术资源配置等方面没有灵活和健全的应对和配套机制,学生大规模的专业调整将不可避免的对教学组织和学生培养质量带来影响和冲击。

       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是学生自主转专业政策的提议者和坚定支持者,在他的眼里,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大学学习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专业选择的自主性上,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世界公民就首先要尊重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为此学校可以承担一定的代价。他认为,中国学生不是没有兴趣和爱好,而是从小到大的教育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会,小学、中学为了成绩学生把大把时间花在补习班上。高中毕业,老师、家长说这个专业不错就选这个,为了稳妥往往还让孩子加上“服从专业调剂”。结果本来应该学艺术的学生最后学了物理,本应成为工程师的反倒成了行政秘书,学生一直处在“失去自我”的状态中。席酉民希望在西浦能给学生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了解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追寻自己的兴趣,最终“成功事业,幸福生活”。

这里的老师更像老师

       在专业选择之外,张昊帆觉得最为幸运的是在西浦自己遇到了众多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老师,他坦言从小到大自己“对老师蛮挑的”,但在西浦“从来没有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他认为自己所在的计算机科学系师生之间非常“和谐”:只要学生需要帮助,老师们都很乐意伸出援手。从科研课题到学校申请,从个人发展到生活琐事,老师们都愿意和学生沟通,也欢迎学生遇到问题随时去找他们。

       新年假期刚过,西浦数理中心年轻教师于昊发了条题为“不念985,就读西交利物浦”的微博,随即被大量转发。他写道:“昨天晚上陪一位家长参观学校,好些教室灯火通明,数理中心老师们也多在办公室,数百人彻夜鏖战数学建模。家长慨叹:即使985高校,也不会未开学就这么热闹啊。我说: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中国,985就三四十所,而西浦就一所啊。”

       在于昊看来,除了包括优秀师资在内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西浦老师们对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为难得。于昊所在的数理教学中心堪称“中国数理教学梦之队”,其主讲教师大部分是来自国内著名高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授,他们大多编写出版过多部国内重点教材,多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加入这个团队,于昊被要求每周至少拿出1个晚上来为学生提供额外辅导,每次至少2小时。这种义务辅导,老师不拿加班工资,也无津贴。但是每天晚上6点半到9点,数理中心办公区总有2-3间办公室为学生开着门,加入数理中心2年多来,这种情况从未间断。

       于昊的同事刘刚2009年从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后工作结束来到数理教学中心,一下子便被这里老教授们的敬业精神震撼了:临近70岁的原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郭镜明教授即使是放假回家也都在工作。郭教授坚持亲自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200余本作业,即使年轻人改下来也要花上两天时间,刘刚觉得自己到这个年龄,很难像郭教授这样有这么好的精力和投入。原清华大学数学系副主任韩云瑞教授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甚至主动开通了人人网账户,像对待自己的孙子辈一样在以日志的形式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化,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醒学生们珍惜大好时光。刘刚认为以郭教授、韩教授为代表的数理中心老教授们已经把工作看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带好学生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计算机系青年教师张楠2006年从英国回国加盟西浦,彼时,国内媒体和教育界正就“钱学森之问”掀起又一轮关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大讨论。在对教育产业化、大学行政化等鞭挞声浪中,张楠发现知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越来越少了,老师们似乎越来越忙了,忙论文、忙项目,忙着“走穴布道”,上课、带学生反倒演变为很多人的副业了。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张楠发现西浦的老师更像老师,“没有听说过谁不为本科生上课的”,张楠表示,即使是系主任,国际知名计算机专家、原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终身教授关圣威的课不少。除课堂讲授外,老师们还要同时成为本科生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个人发展乃至生活上的指导。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更多的在课堂之外,学生只要有需求他们就能找到老师,跟学生的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求学经历、人生感悟甚至是海阔天空的闲聊都在鼓励之列。

       作为青年教师,张楠也有科研上的自我规划和压力,但是西浦对老师的考评标准给老师们以充分的空间:不限定教师的论文、课题或者项目的绝对数量,在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三个方面,坚持教学育人第一位已经成为西浦的传统。同时,“这里给老师们的‘死工资’在国内高校中是有相对竞争力的,大家不用出去跑,不太奢侈的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满足。没有了浮躁,也就更愿意静下心来带学生而且潜心科研”。

       与众多数据和成果相比,成立6年来,席酉民校长更觉珍视的是来来往往的参观考察团中常常有人惊讶和赞叹西浦的“纯净”氛围:没有繁复的指标体系,没有各种利益和职位的诱惑,老师更像老师,学生更像学生。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大学总在对各种热潮的追逐中轰轰烈烈:从改名潮、并校潮、建设世界一流潮,到暗流涌动的中外合作潮,但学生、特别是本科学生从来没有成为这些潮流的中心。在他看来,大学之大不在于形式、规模与等级,而在自己的内涵、远见,这首先体现在学校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 (王珊)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