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权威解读 > 正文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介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2007-04-28 17:45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介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介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2007-04-28  来源:教育网站
 

资料图片:韩进司长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

[人民网]:网友们好!今天上午10点,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将做客人民网,介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及面临的新问题,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敬请关注。 [09:12]

[人民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职能:制定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负责全国教育基本信息统计、分析;负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拟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研究提出各类高等学校设置标准,审核高等学校的设置、撤销和更名;负责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的有关工作;管理直属高等学校和直属单位的基建投资。 [09:12]

[韩 进]:人民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网上的朋友做网上交流,这是第一回。 [10:13]

[网友臧马]:我想提第一个问题,我对发展规划司不太了解啊,到底这个司是做什么工作的?您给介绍一下,今年有哪些主要工作? [10:14]

[韩 进]:发展规划司是教育部的一个综合司局,负责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事业统计、基本建设、民办教育、后勤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10:16]

[网友小辛苦]:韩司长,您对北大东门北端兴建一座名为“未名湖大酒店”的五星级酒店的事怎么看?这个项目是你们批准的吗? [10:18]

[韩 进]:北京大学已经通过媒体介绍了有关的情况,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直接看这个情况介绍,因为这个比较准确。 [10:19]

[网友Portishead]:今年两会传出消息说今后上师范免费,为何北师大今年的免费生只限于西部地区?读师范何时全免费? [10:19]

[韩 进]:师范生的教育现在是在免费试点,目的是鼓励和引导一部分优秀的青年终生从事教育工作,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10:20]

[网友绿茵时节]:现在地方大部分学校都在负债运转,但是只要审计部门认真审计每所学校的财务,就会发现原来债务不会那么多,为什么我们的审计部门只等有人反复举报了后才去审计呢?请问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教育部有没有什么“减负”的措施呢? [10:30]

[韩 进]:学校的负债和违反财务制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违反财务制度就应该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这不仅仅在学校,在任何单位都是不允许的。但学校的负债问题是在一个特定时期由于执行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在学校规模迅速增加,由国家提供的办学条件的保障没有同步增加的情况下,为使学校的办学条件适应学生规模的增长,因此采用向银行借债的方式产生的。学校负债运转对保证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有影响的,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缓解学校的负债压力。我想总的方式应该是多种渠道解决,但是政府应该负到它应该负有的责任。仅靠学校自身是解决不了的。个别学校追求奢华的办学条件是完全不正确的,但不是主流。 [10:30]

[网友绿茵时节]:我问两个问题:第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素质和水平问题.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很难胜任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尤其是刚刚进入普通院校行列的近200所地方性院校,由于一般是专科合并而成立的本科院校,名义上是本科,但师资素质和水平还是原来的水平.师资队伍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善的,靠学校自己又无能为力.作为中国教育的管理部门有什么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10:48]

[韩 进]:新建的本科院校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确实任务非常繁重,不排除一部分学校解决了办学的硬件条件,有校舍、有设备,但教师确确实实是核心问题。但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的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部在管理的过程之中,在提高教师水平问题上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引导,但是它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希望并且相信能够通过一端时间的政策引导,能够使得新建的本科院校在教学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当然,大家知道,国家对本科院校的教学是有评估的。达不到合格标准,国家会用行政的措施去干预这些本科院校的存在。至于说,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的问题,在国家财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之下,集中力量去建设一批学校,使它们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择。从执行到现在看,效果是非常好的。国内外都十分认可,一部分国家已经在效仿我们的做法,包括德国、俄罗斯等。 [10:49]

[主持人]:韩司长,非常欢迎您到人民网做客。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教育发展公报,公报的数据显示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绩和一些新问题,您能否就公报的有关数据简要评述一下2006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 [10:50]

[韩 进]:很高兴能够到人民网来回答网友的问题,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应该说已经全面地介绍了2006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成绩。我想用比较简单和形象的方式去介绍一下它的基本特点,我觉得从发展的角度说,可以说“两高”、“两低”。“两高”就是说从学前教育阶段到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到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快的是两块,一块是学前教育,学前的入学率迅速上升。高中阶段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其中以高中段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主要特征。“两低”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由于人口的原因,学生规模下降。但是,小学的净入学率和高中的毛入学率都是上升的,但由于人口的原因是下降。第二是高等教育的增速在下降,也是国务院去年重新确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之后取得的成果。我们2006年高等教育招生的年增长率控制在5%,往年都在10%以上。我想用这“两高”、“两低”能够形象地比较2006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概况。 [10:52]

[主持人]:最近有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异议,认为高校合并有点走过了头,甚至否定高校合并取得的成果,对这个意见您怎么看?对高校体制改革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 [10:52]

[韩 进]:首先需要做一点区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等于学校合并,这是两个概念。所以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说,应该说我们理顺了各级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职能,改变了过去一度曾经起不到作用的部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组建了一批学科比较综合、实力比较强大的,具有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学校。我觉得对我们国家高等教育长远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同时我也觉得,国家重点投入一部分高等学校,为它们向世界一流水平逐步迈进创造了条件。我觉得这是对我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的评价。 [10:55]

[韩 进]:当然,在管理体制过程之中,确实涉及到了一部分学校的调整、合并,有些资源性的合并,我觉得就不在这个考虑范围之内。但从学科整合、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的角度,我们确实把一部分有实力的高等学校进行了整合。一方面使得我们国家确实成立了一批综合意义的大学,另外我们当时作为一种路径的选择,因为在那个时候一部分高等学校本来的主体学科是工科,一定要去发展法学、商学、医学,如果真的采取这种发展途径,实际上第一效果不会好,第二路会走得很长,第三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更大范围的学科重复和交叉。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有这种学科发展的需求,但我们通过具备条件学校的合并,让它产生出学科的融合的效果,来达到真正意义下的综合大学的优势。我觉得从现在看,效果是出来了。但是因为教育上一些事情的效果是长周期的,在这里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在中国特定历史的环境之下,任何两个单位的合并或融合都会有一些矛盾产生,高校同样也不可例外。总体上,应该说进展还是顺利的。我也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它的效果会更好地显示出来。 [10:57]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可能有点盲目地贪大求全,发展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相对来讲,使原有的学科优势相对来讲就弱化或者是削弱。对这种现象,您认为高校在办学过程当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防止盲目地办热门专业,贪大求全的摊大饼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10:58]

[韩 进]:我觉得这种现象确实是一定要避免的,不顾自身的条件,也不顾自身的学科优势所在,盲目地开办所谓的热门专业,这是学校的一种自杀行为。实际上,我们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当中,我一直在强调要不断地提高质量,要不断地强调办出特色,不断地在强调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遵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说,办好一个专业、办好一个学科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周期,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做到的。听风就是雨,今天办这个、明天办那个,那不是一个高等学校应该遵从的基本原则,尽管非常不幸的是我们在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到不少这样的现象。但是,教育部是坚决反对的。实际上这些学校,正是他们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中央确定的把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政策,我觉得是他们理解不透所致。从教育部来讲,我们绝对不会去支持这些学校在他们不擅长的学科上进一步发展。当然,这要有一个基本判断,如果它确确实实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自己在这方面又很擅长、又有特点,我们也是鼓励的。在学科的设置上,从高等教育法的角度说,这是属于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为经济社会服务是我们办高校的基本目的,我想这二者之间应该结合起来,从教育部来说是坚决反对这种不负责任的学科发展方向。 [11:00]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1999年高校实行了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有较大的发展,目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2%,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在校生也达到了2500万人这样的庞大规模。但也有人认为高校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您刚才提到的,会不会造成我们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高校的学费相对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来说是不是偏高?对这些问题,您怎么看? [11:00]

[韩 进]:我觉得这应该把一个大问题分成两个小问题来说,不是特别好说。其实,学费的问题,跟高等学校扩招不扩招不一定有那么严格的逻辑关系。不能说因为学校招生招多了学费就高,这两者之间可能没有逻辑关系。但我可以说的是什么呢?高校招生的收费确定了国家和个人分担的机制以后,我们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每年国家都单独发文要求稳定,不许涨学费标准,这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所以我们对外说是控制生均成本的1/4,但这个概念比较含糊,大体上平均在每个学生教育事业费支出的1/4弱这个范围。当然,学费的稳定不等于上学成本的不增加,由于物价的因素,其他方面上学的成本可能会增加。但是,这确实是两回事。就跟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也在增加,它们是一样的。 [11:04]

[韩 进]:说到质量问题,这两者之间大家很容易这么想,是不是学生多了,质量就下降了。也确确实实出现过这样的状况,就是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很快,我们的办学条件,学生生均享受教学资源的数据,比如说生均图书室的、生均教学面积等数,这与扩招之前的指标相比在下降,个别指标是在提升,总体上是在下降。这也反映了我们在扩招过程之中,投入力度没有同步跟上的这种现实。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是这样。但它并不能够跟教学质量划等号。总体上我们是保证了教学质量,在扩招过程中,各级政府,包括高等学校都把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应该说,总体上说我们在教学领域里水平没有下降。但是,因为招生的人多了,我们过去一年招100多万人,1998年的时候招108万人,今年我们可能会招到560万人。增加了五倍,这样生源的情况是有差异的。过去我们是一部分尖子生,过去我们叫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社会上的一批精英才能进入到高等教育里来。现在变成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非常大的机会能够进到高等学校里来,一定要把精英和大众放在一起比,谁高、谁低,这是会有差异的。但不能因此来说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下降。 [11:06]

[韩 进]:我这里有几个数据,我觉得可以基本上说清楚高等教育质量到底怎么样,这是在去年国务院召开会议讨论高等教育的时候形成的认识,到目前来看,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61.7%建在高等学校里。国家工程中心的35.5%建在高等学校里。全国自然国家科学奖高校的获奖数占全国的55.07%,技术发明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64%,科技进步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53%。这个比例都相当大。这说明我们高等学校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方面是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平的。在社会科学方面就更加明显,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全国研究的成果80%集中在高校。所以,我说我们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应该说是得到了保证的。对于扩招这件事儿,在去年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有一个定性的说法,我大概念一下,叫做“实践证明,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适应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有效地缓解了高考升学压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高校扩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高校扩招顺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和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我觉得用这样一种观点考虑我们的扩招应该是准确的,当然这里面确实有一部分因为条件的保障措施没有跟上,质量有可能出现下滑,但我觉得这是我们要区别重点和一般,个别现象和主流,从主流现象上应该形成共识,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句话。 [11:09]

[主持人]: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跟高校的改名有关系的,很多高校这些年都改了名字,学院改成大学,有的是因为学校的合并,原有的一些名称丢掉了,有人提出校名也是无形资产,有的校名丢掉感觉很可惜,是无形资产的流失。对改校名的现象,您认为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标准,应该怎样看待高校纷纷改校名的热的现象? [11:09]

[韩 进]:从教育部来说,我们会非常严格地在改校名的问题上把好关,因为从本质上说,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当然和它的名字有关系。但是一个学校办的好坏,不唯一取决于名字起的好坏。校名有文化、有价值观在里面,有的体现了无形资产,但不是所有的。从教育部来说,我们会严格把这个关,过去改了一些校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时候,落实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这种战略决策的时候,学校规模是不断地扩大的。因为我们当时的规定,本科学校与专科层次的学校,在规模要求上是不同的。叫大学,跟叫学院,在规模要求上也是不同的。大学的学科门类比较多、学科比较综合,所以对规模的要求大一些。在那个时候确确实实有一部分学校改了校名。但应该说,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名字,我们基本上都保留了。所以你不能说哪个学校名字改掉了,说历史文化都没了。个别的我们在学校的更改过的校名里面加了注解,或者是采取了其他的方式,比如说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到华中科技大学里,我们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并且加了一些注解,注明它在过去的成绩和关系。当然,这是在合并的过程之中,我们是慎之又慎,而且绝对是少数。对这种文化传统的保护,品牌的保护,品牌优势的保护,教育部确实是在不断地关注着。个别的,因为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我刚才提到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是在学科上的交流,是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下的综合大学,这是经过慎重的比较之后,认为这种需求大于保留同济医科大学的意义,所以才做了这个决策。但这是个别现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会注意保护品牌和历史文化的优势。我们过去是这样,今后会更加严格地按照这种方式做好我们的工作。 [11:14]

[主持人]:在最近的一次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我记得您曾经提到过,对于民办高等教育,国家是有明确的扶持政策,也有我们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但在一些地方,不少民办高校存在着一些现象,比如说教师人事档案管理、评奖、评优、评职称等等跟公办高校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也有的,比如说民办高校的学生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待遇,所以有人说国家在扶持民办高校的有关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您认为在下一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应该有哪些重点,应该做的事情,有哪些举措能够保证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11:16]

[韩 进]: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说从去年以来,中央、国务院都一直十分关注,教育部为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您刚才说的那样,确确实实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一部分对于鼓励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完全到位。包括您刚才提到的教师的待遇问题,这里面有教师档案的性质问题,有评职称的程序问题、权限问题;还有对待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学生的权益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一些税费的优惠政策,这确实还没有完全落实。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规范民办高等学校管理 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对这些政策没有落实的方面,都明确了负责落实的责任主体,有些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有些是财政部门的事情,有的是税务部门的事情,有的是工商管理部门的事情,明确做好这些事情的行政主体。我相信,我们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之下,进一步加大力度,尽快地落实这方面的政策。我觉得这是加快、鼓励和保障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1:18]

[韩 进]:确确实实,我们还应该看到问题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民办高等教育在自身的办学过程当中也还存在很多办学行为的不规范问题。所以这也是我刚才提到的,去年年底发出的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里要求各个部门加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贯彻落实这件事情,教育部在今年的春节前后,专门颁布了《民办高等学校管理的若干规定》,是以部长令的形式下发的,这里面对民办高校本身的规范管理问题做了规定,比如说不能搞家族式的管理,高校本身是一个现代的组织结构,你不能用传统的、很落后的家族管理方式去管理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组织结构。包括高校的资产问题、财务问题、教师权益问题都做了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民办高校自己可以做什么事儿,有的事情是它自己可以做的,有的事情是必须按照某个规矩做的,有的事情是必须通过某些批准才能够做的,我们都做了有关规定。在五月份的时候,我们还会对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精神情况进行督察,我相信通过这些工作,两方面的工作都会有进展,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的政策规定会逐个地落实。它不可能一下子全都落实,因为其中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如税收问题涉及到很复杂的问题,又涉及到成本会计制度问题,但我们已经明确了行为主体,总会解决。另外对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也会不断加强。我觉得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能够真正意义上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因为从六中全会到今年两会,温总理在讲话里强调积极引导民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通过加强我们的工作,对实现这个目的,我觉得还是有帮助的,当然我们有的工作还没有到位,但我们会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11:22]

[主持人]:目前我们已经办了大概300多所独立学院,有的人认为在高校与企业或者是其他机构合作办学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纠纷或者是一些争议,还有人认为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怎么样得到保障,还有的人说独立学院是不是在产权、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是特别明确的问题。我想问,今后我们对独立学院的政策是什么样的?还会不会再审批一些独立学院?在独立学院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有什么样的政策保障它,使它能够比较规范、快速地发展? [11:23]

[韩 进]:对独立学院的问题,您刚才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不一定所有的问题都准确,但是大体上说是准确的。独立学院这件事情比较特殊,它是在一个特定时期产生的。从属性上看,目前的政策规定并不能进行完全的判定。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已经有考虑,现在还在讨论之中。我们有一整套想法,就是对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要进行规范,我想到时候我们讨论以后会再找一个机会,再详细地介绍这件事儿。其中有几项原则,第一,我们要给它一个确定的法律地位,它到底是什么,现在它既不是公办,又不是民办;既独立,又不是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第二,我们要确保它的质量能够通过一种有效的机制得到保障。不能说“三不管”,谁也不管,高等学校也不管、举办者也不管,校长也不管,董事长也不管,这不行,必须有一种方式保证它的教学质量。第三,要保证办学行为是规范的,自己是规范的,外部对它的管理是依法进行的。第四,我们绝对不允许通过这种方式谋取暴利,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因为《民办教育促进法》上说得很清楚,既然是民办教育,在我国也是公益性,什么是公益性?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取得合理回报和以盈利为目的不是一回事,不管是在什么体制下,公办学校更不用说了,要保证它都不能以谋取利益为最终的目标。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将来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说。我们注意到这些问题,并且很快就会采取措施把它引到规范化轨道上来。 [11:27]

[主持人]:还有一些网友提出问题,您负责的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其中一项工作是拟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请问,高校招生计划是怎么制定的?怎么分配的?怎么安排的?请您稍微做点解释。 [11:28]

[韩 进]:这个问题有一定专业性。我们计划的制定,我先说程序吧,它是分级制定的,我们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计划的总盘子,我刚才说过今年招560万人,这是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研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根据目前高等学校的办学情况,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在今后几年基本的发展思路,当然按照国务院确定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合理确定招生规模,适当减少招生增长幅度,根据这个来确定的。2007年的招生计划比2006年的招生计划增长幅度是5%,这是一个大盘子,我们要把这个大盘子分到各省市去,31个省、市、自治区,我们要把它分下去,怎么分呢?过去的方式是讨论几个非常粗的参数,分配上有很大不合理的地方。 [11:29]

[韩 进]: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在讨论各地总规模分配的时候,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三类,加起来有二三十个指标。有的是有一些取向的,比如说涉及到办学条件,办学条件好,会对该地区增加招生规模有好处。比如说,这个地区的录取率比较低,站在国家立场上就要设法在计划安排上使得该地区录取率和其他地方的差异尽可能缩小。比如这个地区发基础教育搞得好,这与它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关系;若基础教育搞得不好,高等教育就不会有支持。因为在发展优先级上不一样,首先要在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做好,其次才能考虑好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学校有违规违纪问题,就要被减分。近日,我们公布了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单,在里面,我专门加了一句话,凡是在招生过程中有违规违纪的学校,教育部会采取严厉的行政措施,停止它的招生资格。针对这套指标体系,我当时笼统地说了一个条件,包括高等学校政府的支持力度。因为大部分的高等学校是地方支持的,地方的财政支持给每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拨多少钱,事业费给多少钱,省跟省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部分省要求高等学校规模增加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回过头来一看,实际上用于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生均学生的教育事业费拨款2000块钱。它说的是支持,实际上没有拿出真支持的行动。或者说,它没有可支配的能力。这样的话,因为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有条件支持,如果没有条件支持,质量就没有办法保障,那种情况下发展高等教育是不符合我们的原则的,所以这套指标体系决定了各省在招生计划安排上的分布。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些办学条件、升学率的状况、政府努力的程度、基础教育情况、执行国家政策的情况,凡是这些地方办学条件比较好、升学率又不高、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又非常好,那么它发展就会高一些。很难说它绝对合理,但取向是得到全国各界的认可的。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11:38]

[主持人]:大家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关于高校自主招生,今后是否还会增加自主招生的高校和专业? [11:39]

[韩 进]:我不知道主管招生的学生司的司长会不会来,这个问题提给他比较合适。在我个人来看,我觉得现在自主招生仍然还是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实验。如果它真行,那可以进一步扩大。 [11:40]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实际上刚才司长已经提到,就是高校学生的学费问题。许多人反映学费有点偏高,这与扩招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但扩招会涉及到更多家庭分担这个成本,所以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一点。大家关心的是,在今后一个阶段,今后几年,高校的学费还会不会有变动、还会不会有增长? [11:40]

[韩 进]:从教育部的立场来看,我们仍然坚持不允许学费上涨的政策。连续有七八年了,每年我们都出一个文件。我相信今后几年,我们仍然会出相关的文件。但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制止学费上涨和上学成本会不会增加,不是完全一回事儿。你制止了学费上涨,并不能严格制止上学成本的上升。当然这里面还有差异,我说到的比例,成本的1/4是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按成本收费的,就不是1/4的比例,确实会比较高。所以我经常听到有人反映,孩子上学一年要交一万块钱。公办学校艺术类专业收费会高一些,通用类的专业不会涉及到这样的状况,但民办学校就会有学费标准比公办学校学费标准高得多的现象。现在民办高校的在校学生人数,2006年的统计已经达到了280万,它不是一个可忽略的数字,它已经足够大了,占到15%、16%的样子。因为七八个人里就会有一个人是在民办高校里学习的。 [11:41]

[韩 进]:我们民办高校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公办学校的能力提供不了这么多多样化的需求,所以用民办高校的方式增加、提供一部分,当然成本就不一样。但并不要求所有人都要去民办高校,尤其是现在,现在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社会声誉还没有高到那种程度,人们还没有把民办高等学校作为首选,所以我并不强迫所有的学生都去民办高等学校。换句话说,你去民办高等学校是你自己的选择,接受那种高收费也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可以不去。但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之下,对于接受教育的需求,确实中国的老百姓、中国的家长们希望值都很高,即使倾家荡产,只要孩子有这个机会,也愿意让孩子上学去。说实话,我们很矛盾,如果控制这个成本,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看,控制公办学校的成本,政府义不容辞,没有问题。但如果也要求高收费的民办校与公办校一样的收费方式,这不符合《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法》的要求。如果学生选择上民办高等学校,那必然就等于选择了高成本的方式,但这不是制度使然,而是个人选择使然。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在制度的选择上能够使更多家长选择公办学校,我并不是歧视民办高等学校,客观上它的成本确实要高。 [11:41]

[韩 进]:总体上说,我刚才说到学费是一回事,上学成本是一回事,上学途径的选择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笼统地说高校收费标准高了,这样说不准确。我们还要看,从学费标准上说,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没有高,今后我们仍然会这么做。 [11:41]

[主持人]:非常感谢韩司长就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非常感谢您,韩司长。 [11:41]

[韩 进]:谢谢。 [11:41]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