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环境分析

2013-04-03 14:21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环境分析 姚 峰 戚利萍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环境,其中全球化 ( globalization) 是最为重要的因素。20 世纪国际性教育组织纷纷成立,它们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环境分析
 
 
姚 峰 戚利萍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环境,其中全球化 ( globalization) 是最为重要的因素。20 世纪国际性教育组织纷纷成立,它们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日益增长,促进了各国间的整合和协调,在不同程度上跨越了传统意义上民族国家的界限。与此同时,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独立性得到了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致力于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全球范围内学生、教师、课程、教材、理论、制度、资金和项目等相互交流愈加频繁,规模、广度、深度日益扩大,这种相互交流呈现出双向多边互动的特点。跨国、跨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兴未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教育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但是两者在此进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首先,发达国家至今主导着教育全球化的话语权。其次,教育全球化的多边互动呈现出不平衡性。由于世界各国之间原有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教育要素的全球性流动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二、改革开放推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资源极其短缺,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原普通高等教育体制外形成的各种形式、层次、类型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 或混合投入) 举办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例如民办高等教育、境外 ( 港澳台与国外大学) 与我国高等学校合作办学的机构等高等教育体制外资源,成为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方式。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大大加速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刻改变着各国的经济体制与增长方式,也决定着各民族的历史使命。经济全球化为加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创造了全新的条件和环境,提升了高等教育的传统地位,改变了国家政策以及高等教育的角色,扩大了国际教育市场,促进了跨国教育的发展; 无论对哲学理念的层面还是制度层面、实践操作层面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方针经历了从“积极慎重、以我为主、加强管理、依法办学”到 “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转变,这是一个从有限开放到全面开放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促成基本方针演进的外部理念和制度因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进入了 “以开放促改革”的历史新阶段。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国和 160 多个国家签署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合作协议,成为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创新的巨大推动力,教育对外开放拉动了国内的体制改革。从 2001 年 12 月到2003 年 3 月,短短的 14 个月,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毫无疑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实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调整:为了克服旧的单一政府办学体制的弊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化解教育投入不足与资源相对浪费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制度环境下,以我国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各方力量展开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变迁的历程。首先,新兴的市场力量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存在着强烈的变革需求。随着新兴的市场力量的兴起,他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迫切需要各种人才为其服务,但是国家培养的有限人才却是重点满足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于是他们不得不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挖人才,因此,人才具有了市场价格和价值。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高校成了孕育巨大潜在利润的财富源泉。于是,各利益主体 ( 社会、学生和高校自身) 产生分割这一利益的强烈冲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学校引进和吸纳国外高等教育资源,利用国外资金和师资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主要途径。作为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外的资源增量,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能够增加高等教育的供给,适应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为新兴市场力量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其二,政府作为改革开放的主导力量,对办学体制的变革同样具有内在的需求。高等教育具有增强政治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并进而带来社会统治的稳定,这是政治国家兴办高等教育的最强劲的内在动力。同时,高等教育能大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技素质,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产品,增强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间接效果是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民众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另外,高等教育有利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能促进对外开放,增强一个国家的内在活力,从根本上维持国家的政治稳定。这些都是政治国家推进高等教育的潜在“收益”。其三,高等教育内部市场的供需发生了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公办高等教育为主,以民办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高等教育为辅的 “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开放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出现了一个中等收入群体,他们包括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其四,“不出国的留学”可以和出国留学展开竞争。相比之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着诸多竞争优势,完全有条件满足大部分渴望接受国外优质教育的需求。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5期)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