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新趋势

2018-12-30 10:31 作者: 方军 来源: IEE 浏览:
摘要: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准确把握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发展进程和面临形势,谋划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一 教育对外开放处在全新的历史方位 无论是推进教育的国...
 
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 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准确把握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发展进程和面临形势,谋划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教育对外开放处在全新的历史方位
 
 
无论是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还是师生的全球流动, 都需要对当前教育对外开放所处的历史方位有准确的把握。
 
40 年来,我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双向留学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谋划中外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等, 取得了积极进展,基本形成了全方位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一是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为引领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两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使命,部署了重点工作,强化了各项保障措施。
 
二是人文交流已成支柱,稳定了我国与大国关系的基本盘。自2000 年起,中国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法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南非建立了八大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人文交流已经和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起,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2017 年以来,先后举行中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会议、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四次会议、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和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八大机制在同一年举行会议,翻开了中外人文交流新的一页。2018 年10 月底,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中美贸易冲突大背景下,中俄人文交流的成功推进对于稳定和深化我国与大国关系的基本盘作用凸显。
 
三是高端人才效益初现,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战略人才。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方面,2017 年非通用语种人才共录取977 人,涉及62 个国家、36 个非通用语种;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自2014 项目设立以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7 个国际组织合作, 累计录取196 人,分布在联合国、世界银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34 个国际组织;在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方面,推动建立42 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覆盖国别超过90 个,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的全覆盖,并面向60 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方向, 共派出1649 人开展国别区域研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委托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未来科学家项目”,培养一批顶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大师级人才;在培养来华杰出人才方面,积极落实“来华留学高端硕士学位奖学金项目”,培养精英人才。
 
四是双向留学迅猛发展,在全球学生学者流动中的影响力凸显。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留学回国、来华留学人数均大幅增加,发展迅猛。截至2017 年底, 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0.84 万,留学生遍布180 多个国家。各类留学回国人数总数为48.09 万。从1978 年到2017 年底,229 万人已完成学业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的80%。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亚洲重要的留学目的国。2017 年, 共有48.92 万人次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分别来自202 个国家和地区。从1950 年到2018 年,来华留学规模累计已达381 万人次,毕业生成为增进国家间友好交往、促进民心相通的使者。
 
五是合作办学持续向上,我国教育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经审批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2480 个,其中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10 所正式设立的中外合作大学,本科以上层次二级机构和项目1105 个, 涉及11 个学科200 多个专业;从办学规模看,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60 万人;从合作对象上看,涉及36 个国家和地区,800 多所外方高校、700 多所中方高校,外方高校中包括美国杜克大学等近10 所全球前50 名的高校,中方高校包括近百所211/985 高校。因此有第三方评估报告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一批高质量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资源不断增多,在满足选择性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我国教育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成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联合工程学院也是中俄教育友好合作的成果。
 
中外合作办学招收优秀国际学生成为新亮点。宁波诺丁汉大学等9 所中外合作大学目前在校的国际学生总数为1940 人,生源遍布全球70 多个国家和地区,80% 以上攻读学位。中外合作大学的国际招生与国外合作大学使用相同的招生标准,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有国际学生为了就读上海纽约大学而拒绝了剑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的入学邀请。
 
 
 
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面临的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地扩大规模。”随着教育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提质增效是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当前的头等任务。
 
一是要适应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更加注重办学质量。近年来,我国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拥有1570 余万名教师、51.17 万所学校、2.7 亿在校生。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高,其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5%,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教育进入质量提升新阶段,实现中国教育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发展将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二是要聚焦贯彻落实两个指导文件,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两个重要文件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要以“提质增效”为重心,做好提高留学质量、提升涉外办学水平、丰富中外人文交流等重点工作。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撑,重点开展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共建丝路合作机制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三是要主动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提升大学国际合作水平。2015 年11 月,我国启动实施“双一流” 建设方案,并提出5 项任务,其中前3 项都与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直接相关,一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二是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三是重点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教育部将支持发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倾斜政策和资源, 为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并服务“双一流”建设。
 
 
 
教育对外开放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习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将服务和服从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搭建平台,强化合作,提质增效,现推出以下举措: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中外人文交流。要建机制,进一步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制度保障、打造品牌项目、开展理解教育,充实丰富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机制建设要“立体”推进,方式要多样,实现多方参与。要通语言,扩大与各国政府间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开发语言互通共享课程等,把汉语推广和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等举措纳入沿线国家利益框架,实现交流与合作共赢。要利用国际视野和方式,传播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讲好中国教育发展、教育国际合作的故事。
 
二是强化务实合作,参与高校“双一流”建设。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尤其中外合作办学一定要参与到“双一流”建设的过程,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挥作用。要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天然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这块试验田,引进一流大学、特色学科和高水平师资;合作开展课程开发和科技创新;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寻找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
 
三是坚持提质增效,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品质。到2020 年,要显著提升留学质量,明显提升我国涉外办学效益,有效拓展多边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学历学位互认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核心问题。签署政府间学历互认协议标志着国家间教育质量的认可,会推动双边的很多合作。中国自1988 年与斯里兰卡签订互认协议开始,逐步与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签署了互认协议。截至目前,我国已与47 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下一步将全面推动学历学分互认有关工作,做到与“一带一路”国家有效对接。
 
推动跨境教育项目质量保障是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有关机构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法国科研与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等质量保障部门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开展了跨境教育质量认证等方面的合作。同时,相关机构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会员,也紧密跟踪国际质量保障发展趋势,参与交流与合作并积累了一定经验。2015 年,“高质量中法合作办学机构”认可项目就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法国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高级委员会机构共同发起,并纳入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开展的,下一步将继续引导相关机构与境外教育质量保障组织开展合作,为国家间跨境教育项目提供质量保障。
 
进一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效益是发展共赢之路。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要助力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或者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寻找创新路径之一。因此,把认可的国际一流经验在中国土壤上进行中国化的实践是办学的初衷,作为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不能仅局限于资源的引进,更不能成为相关利益方的“摇钱树”。
 
教育部将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既要听取社会各界关于修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又要严格审批,依托教育涉外监管网和专业机构加强评估、强化退出,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2018 年6 月,教育部依法终止了234 个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目的就是引导合作方科学定位、规范管理,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大学先进独特的办学理念、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喜人的办学成果得到社会的高度肯定。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也不断出现,西交利物浦大学等9 所中外合作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独特样本。从近几年全国普通高考录取情况来看,7 所中外合作大学文理科录取平均分数线比一本平均分数线分别高出30 分和50 分以上。诸多非独立法人机构也在不断积累经验,重视品牌建设,这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希望看到的。
 
教育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教育部将立足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全局,进一步做好政策指导和服务、支持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通过共同努力,促进各国教育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合作共赢。
 
 
 
(方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