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让“洋苏州”更洋气

2013-04-10 07:19 作者: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来源: cfce.cn 浏览:
摘要: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让“洋苏州”更洋气...

高等教育国际化,让“洋苏州”更洋气

信息时间:2013-4-9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
 

 

提到高等教育,人们都会想起那个似乎一成不变的“象牙塔”。殊不知,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一个个中外合资办学项目、科研院校正在让苏州工业园区变得更开放、更洋气。
    关于这种变化,只要走到独墅湖畔,就能“见微知著”。前不久,来自法国的长笛演奏家Clara Novakova在苏州大学音乐学院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大师课式的演奏会。Clara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和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曾经担任巴黎室内乐团首席长笛18年之久。此次来苏,对Clara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她将在今年9月与其他十余位“国际范”一起在苏大音乐学院开始不一样的教学生涯。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学生身上。3月27日,中科大-加州伯克利联合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联合纳米学院)学生王泽铭、杨晶晶、谢辰璐收到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这意味着他们成为园区第二批公派留学的纳米技术学子,跨越重洋在顶尖学府学习最前沿的科研技术,并在毕业后回到园区成为纳米产业跨越发展的新生力量。

    一进一出之间,“洋苏州”领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态势跃然其上。从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到选派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学府;从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倡导国际协同创新,到成为全国首个 “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站在转型发展的潮头,把园区建设成为高端人才集聚的智库高地,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这片区域的必然选择。
 

引入优质“洋”资源 探索中西合璧育才模式
    剑桥大学工程学微电子方向直博、剑桥大学光电子工程硕博连读、帝国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直博,这三份含金量极高的录取通知书,让西交利物浦大学毕业生杨轶凡成为许多人艳羡的对象。回首西浦的大学生涯,杨轶凡坦言,自己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西浦中西合璧的教学模式,“得益于学校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作为本科生的我们经常参与老师的研究课题,对科研并不陌生”。
    从杨轶凡那里可以感受西交利物浦大学开中外合作办学之先的锐气,更加能够感受到园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活力。在独墅湖畔,全长大约2公里的“仁爱路”已然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名校“走廊”。在它的周围,目前聚集了中科大、西交大等“985工程”、“211工程”国内重点高校,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在中国的合作办学或者研究院机构。 
    经过短短十年开发建设,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目前入驻高等院校总数达23所,在校生规模突破8万人,其中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生总数占53%。与国内43家重点高校合作设立实训基地,集聚各类培训机构44家,年人才培训规模超5万人次,其中产业类人才培训占比超80%。
    截至目前,在江苏省被教育部获批承认的四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创新区占到75%。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是不胜枚举。去年,区域被教育部授予“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多的区域。

“国际范”科教人才成“生力军”
    前不久,记者从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得知,该院面向全球招聘音乐教师的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首批十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也已“各就各位”。除了上面提到的Clara,音乐学院首批加盟音乐家都是具有国际音乐教育和演奏背景的。这其中,德国古典吉它演奏家 Matthias Lang毕业于科隆音乐学院和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目前正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卅大学完成他的博士学位。此外,还有2012年已经加盟苏大的特聘教授韩裔美国钢琴家 Elise Yun 博士,她曾就读于威斯利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和纽约大学,曾在威斯利大学和威拉美特大学任教。
    俗话说的好,严师出高徒。那么,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教人才亦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第三届“金鸡湖双百人才”科教领军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国勤教师对优秀科研教学体系感受颇深。许国勤过去三十年主要在美国和新加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见证了这两个国家人才战略的成绩。他去年正式回到祖国,落户金鸡湖畔,成为一个新园区人。他欣喜地看到园区的人才战略与其他世界发达地区经历的基本一致。他坚信园区在正确的人才战略大背景下,其未来的发展一定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离不开园区科技界同仁们的精诚合作。
     诚哉斯言。园区积极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鼓励院校教师到企业担任研发总监、技术骨干,同时也鼓励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担任高校兼职教师。这也成为园区人才引进、培养方面一个鲜明特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校生近7000人,外籍教师400多人、副教授以上外籍专家70多人,长期在区内学习与短期交流游学的外籍学生1600多人。

构建跨越国界的协同创新 
    近日,西交SKEMA国际创新创业园在苏州工业园区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中外高校合作管理的高科技孵化器。根据合作协议,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科教发展公司与法国SKEMA商学院将以此为平台,吸收和改进国际先进的创业辅导工具方法、孵化器管理工具方法,推动中外孵化器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业务发展,研发符合高科技企业后续发展的项目管理需求、科技产业发展生态研究、成熟经验在中国的推广等项目。
    在创新区高校中,诸如此类跨越国界协同创新的突破数不胜数。2012年,区内各院校共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项,合作金额近5000万元。10所大学科技园内共集聚高科技企业400多家,其中直接来自高校科研成果孵化或具备高校元素的占70%以上,2012年企业产值将突破20亿元。各高校与科技企业自建、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苏州分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平台180多个,截至去年底创新区共承接各级科研项目280项(国家级37项),获批科研经费1.65亿元,累计至今年年底,申报知识产权超1200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75%。
     近年来,为适应园区转型升级的需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整合入驻高校、创新企业和政府三方资源,积极引导高校根据地方转型升级需要开设相对应的学科专业。
     为促进软件与动漫产业的发展,扶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将其软件学院整体搬迁至园区;围绕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引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设立了纳米技术学院;为了促进园区金融产业发展,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合作,设立了金融专业。
     2012年,科教创新区新增纳米、金融、生物医药和软件动漫等专业51个,各院校专业总数超过400个,其中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相关专业学生达4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55%。

 

 

 

作者:黄自刚
(责任编辑:CFCE.CN)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