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国际教育园未来十年努力建成“五大基地”
发布日期:2013-01-15 09:54:36 来源:苏州市教育局
苏州市国教育园经过十年发展,目前达到入驻院校14所,师生10万人规模,几乎涵盖了社会所有行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量占到全大市40%,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量占全大市30%。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苏州国际教育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发展方向,教育园将以服务发展为主线,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从基本建设为主向内涵建设为主的转变,从个体发展为主向集群发展为主的转变,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教育园的助推作用和影响力。
未来十年,该市教育园将以转型提升为重点,努力建成“五大基地”: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紧贴苏州现代产业的布局,以及苏州高新区、吴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动参与西部生态科技城和南部滨湖新城建设,努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智慧核、助推器。
——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入驻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中外教育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建成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利用国外优质智力资源,吸引一批专家学者来园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起具有苏州特色的融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和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园内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形成大学生敢创新、敢创业的氛围。建立若干个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和实践机会。
——苏州市民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配合石湖、上方山风景区的综合改造和“三园”建设,进一步绿化、美化、优化、亮化教育园,形成一校一品。挖掘园内文化历史古迹,开展吴文化研究,弘扬地方文化。组建教育园文化、体育和艺术团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塑造教育园文化品牌。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入驻院校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互动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推进园内院校与国内外企业无缝对接,促进校企合作双赢。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园内本科院校为龙头,联合园内各大中专院校,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中高职衔接项目,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教育园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努力实现师资互聘、课程互设、学分互认、设备互用。改革教管办机构设置,充实人员力量,完善功能定位,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工作协调,形成以教管办为主、属地政府积极支持配合的管理新机制。
(责任编辑:CFCE.CN)